关注三农专注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网视角 » 正文

四川省华蓥市扶贫——“借鸡生蛋”奔富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01
核心提示: 现在我们这个养殖基地每天可以捡六七百个鸡蛋,等到天气暖和以后,估计每天至少捡1000个以上。2月8日,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


 

        “现在我们这个养殖基地每天可以捡六七百个鸡蛋,等到天气暖和以后,估计每天至少捡1000个以上。”2月8日,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支部书记芦世琳指着竹林里满山跑的鸡群说。话锋一转,芦世琳却说,“这些鸡全部都是借来的!”

  芦世琳所说的“借”,是由广安市一家公司在白鹤咀村定点扶贫工作中,创新开展的“借鸡生蛋”精准扶贫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让白鹤咀村这个集体经济空壳村“脱了壳”,还让白鹤咀的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去年6月,广安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白鹤咀村沿渠江岸边一带有很大一片竹林,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殖项目,于是协调了一家企业为白鹤咀村捐赠60万元用于修建标准化、规范化农村散养土鸡养殖基地等。同时,还联系了一家养殖合作社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9月,白鹤咀村“借鸡生蛋”精准扶贫示范工程项目——约600平方米的集中养殖圈舍正式建成,先期饲养土鸡3000余只。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白鹤咀村成立了村养殖互助合作社,邀请畜牧局派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

  据芦世琳介绍,由于手握订单,在养殖中完全按照合作方提供的饲养技术,采用专门调配的专用散养饲料,并承诺全部现金回收蛋、鸡,彻底解决了村民们鸡养不活、没本钱、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白鹤咀村已经有13户申请加入合作社。

  “今年我们决定使用先期所得的利润,支持村里有能力饲养的贫困户修建标准化分散养殖圈舍,再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让村民们快速脱贫、稳定致富,预计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今明两年人均增收可分别达4000元以上。”芦世琳说。

 
 
[ 农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4-2016 版权所有 大农网 — 关注三农 [xn--fiqp7f96f612c.cn]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15-6886 电话:0539-8789776 邮箱:yihaojituancom@sina.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6976号


友情链接:  吉梵森工装服饰  上鹤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