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专注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涉农信息 » 正文

新疆:“无膜棉”新品系诞生破解地膜污染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0
核心提示: 记者从近日在新疆沙雅县举行的无膜棉现场观摩暨技术研讨会上获悉,经过6年攻关,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

       记者从近日在新疆沙雅县举行的无膜棉现场观摩暨技术研讨会上获悉,经过6年攻关,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率领的科研育种团队,采取四亲本聚合杂交选育方法,成功培育出无膜棉新品系“中棉619”。随着该品系的问世以及配套生产技术的研发集成,占全疆地膜使用量60%的新疆棉花,将有望彻底告别地膜、告别白色污染,迎来又一次技术革命。

  自2011年起,喻树迅等科学家就在农业部、中国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联合试验、协同攻关,首次提出南疆无膜棉试验示范,并依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率先开展早熟、耐低温、耐盐碱的无膜棉新品种选育,成功培育出“中棉619”,研发集成一系列配套生产技术,并采取“边研发、边示范、边推广”的模式,迅速在南疆多地开展大面积生产试验示范,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成果不仅对解决当前棉花原棉污染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观摩会现场,喻树迅告诉记者,新疆棉花产量占到全国一半多,但近年来地膜使用量越来越大,一亩地的农膜残留高达几十公斤,由此带来的土壤品质和原棉三丝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为一个老棉花人,看到新疆棉花地膜污染这一巨大难题有望通过品种技术创新加以彻底解决,心里感到特别踏实。他介绍说,经专家现场考察和测产,在沙雅县示范种植的50亩“中棉619”无膜棉新品系,吐絮早、畅,优于地膜棉。亩结铃数7万多个,亩均产量365公斤以上,高产地块达每亩400公斤,高于大面积种植的地膜棉,呈现出早熟高产的基本特性。

  据了解,近30年来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6年,新疆的地膜覆盖面积已近5000万亩,地膜总使用量达150万吨,已成为我国地膜覆盖面积最大、用量最多的省区之一。
转载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 农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4-2016 版权所有 大农网 — 关注三农 [xn--fiqp7f96f612c.cn]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15-6886 电话:0539-8789776 邮箱:yihaojituancom@sina.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6976号


友情链接:  吉梵森工装服饰  上鹤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