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专注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涉农信息 » 正文

十大产业促脱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6
核心提示: 酒好不怕巷子深,陈窖一开香千里。来到安徽省岳西县响肠镇请水寨村德昔酒坊,浓浓的酒香扑鼻而至。  酒坊主人、40岁的储德昔告

       酒好不怕巷子深,陈窖一开香千里。来到安徽省岳西县响肠镇请水寨村“德昔酒坊”,浓浓的酒香扑鼻而至。

  酒坊主人、40岁的储德昔告诉记者,2014年10月他和妻子着手筹划建酒坊,花了1万多元购进30余口缸、瓮,酿酒的原料都是选用山村的优质大米,一年来已投入资金5万余元。

  只有“换脑筋”,才能摆脱贫困。储德昔介绍说,前些年,他和妻子一直在外地打工,赡养年迈的父母,供两个子女上学,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后来,妻子和他商议,还是回家搞点事业。这些年在广东打工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人们喜爱健康养生酒,家传的侗家药酒配制技艺会有市场的。

  储德昔给记者细细地算了一笔账,每1斤大米可产出1.2斤米酒,按目前纯米酒的市场每斤售价5元计算,每斤可获利1.5-2元,一年仅靠销售5000米酒就可增收8万余元。

  在岳西县,像储德昔这样靠自己勤劳致富的脱贫农民越来越多。这也得益于岳西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始终如一地推进产业扶贫政策。

  岳西县坚持特色产业扶贫,以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光伏“十大产业扶贫”为抓手,推进“四带一自”模式,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每个贫困户有两项以上“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项目,每个贫困村有两个以上特色产业基地,贫困户特色产业收入达到脱贫总收入的50%以上。两个乡镇、两个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村)。

  岳西县加大产业奖补力度,2017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617万元。与扶贫龙头企业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发展“金鸡扶贫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可就地解决近1000名贫困人口就业,2500名贫困人口带资入股每年分红3000元。

  “很多贫困户想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启动。我们不断创新推进金融扶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82亿元,资金规模全省领先。”岳西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首创农发行扶贫批发贷款5亿元,带动贫困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全省涉农资金整合和“三变”两项试点,计划整合涉农资金5.8亿元,已整合5.62亿元,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使用全过程全方位制度。全力推进就业脱贫,开发公益性岗位321个、辅助性岗位394个、居家就业岗位2342个。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已建设、并通过验收扶贫工厂(车间)94个,吸纳1092户1102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两万元。

 
 
[ 农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4-2016 版权所有 大农网 — 关注三农 [xn--fiqp7f96f612c.cn]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15-6886 电话:0539-8789776 邮箱:yihaojituancom@sina.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6976号


友情链接:  吉梵森工装服饰  上鹤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