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
开创了水稻研究从传统遗传图谱向全基因组水平转变的先河,引领了水稻精准设计育种的新方向,攻克了水稻生产中产量与多个重要性状之间相互制约的世界性育种难题,突破了水稻超高产与高品质协同改良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奠定了我国在水稻新品种创制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是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具有世界性、革命性意义。
2.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全国水稻各科技创新团队,选育了多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超级稻新品种,年均推广面积超过1.3亿亩,2018年“超优千号”品种在云南个旧再创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1152.3公斤新高。超级稻的研发应用,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协同攻关的典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水稻育种屡获重大新突破,育种水平又攀新高峰
创新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建立了光温敏不育系的两系法杂种优势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实现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米质优、抗性强的有机结合。提出超高产专用早稻育种理论与方法,并创制优质稻米新种质。培育了中嘉早17、龙粳31、五丰优T025等优质新品种,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4.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系列新品种国际领先
开创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的独特理论与技术体系,在优异种质材料创制、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在黑龙江省内外累计推广1.37亿亩。
5.节水抗旱稻—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
节水抗旱稻是兼具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在高产水田种植,节水减排省工;在低畦易涝旱地种植,优化种植结构;在山改(坡、抛荒)地种植,拓展水稻种植面积。
6.我国首次鉴定玉米、水稻趋同选择的关键基因
鉴定了调控玉米穗行数的关键基因KRN2,发现了水稻同源基因OsKRN2与玉米KRN2功能和选择机制保守,创制了KRN2和OsKRN2基因功能敲除的新材料,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可分别提高10%、8%,并且无负面影响。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战略基因资源,为作物驯化的机理解析和未来作物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为从头驯化或再驯化创制新型作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Science】中农杨小红/李建生组和华中农大严建兵组等系统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遗传基础
7.玉米籽粒机收新品种及配套技术体系集成应用
攻克了宜机收品种选育、收获时籽粒破碎率高的产业技术难题,审定了一批优良新品种,提出了从病虫害防治到专用联合收获机械的综合解决方案,使我国玉米籽粒机收新品种推广面积从“十二五”末的零星起步,发展到2019年的2000多万亩,实现了育种目标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8.转基因玉米、大豆新品种培育成功
目前已成功培育 11 个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3 个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获得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开辟了自主培育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耐除草剂大豆的道路,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转基因研发从追赶到跨越的重大转变,奠定了现代种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9.冬小麦节水新品种与配套技术集成应用
攻克了节水品种不优质、不增产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小麦“节水、省肥、简化、高产”四统一,5年累计推广1.1亿多亩,为破解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做出了重要贡献。
10.小麦—冰草远缘杂交,引领国际小麦遗传改良
突破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难题,丰富了育种抗源高产源和遗传多样性。创建了小麦多样化抗病优质基因资源创新和加速利用的“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方法,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突破了小麦耐热品种培育中的瓶颈问题,建立了小麦耐热资源创新和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育成中麦895、农大1108、农大5181等一批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历时30年!中国农科院攻克“小麦—冰草”远缘杂交世界难题,开辟小麦高产育种新途径
11.破解小麦“癌症”的基因密码
我国首次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其遗传和分子调控机理,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选育的新品种“山农48”,已通过审定并大面积推广种植。转录因子FgPacC介导小麦赤霉病菌适应寄主高铁环境的表观遗传新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病原菌寄主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并为赤霉病防控新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重磅!山东农大第一篇Science, 孔令让团队历经20年在小麦抗赤霉病中取得重大突破
12.单倍体育种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国际领先
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小麦、番茄、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单倍体诱导体系,创建了单倍体高效加倍技术,形成新的育种模式,利用该技术创制的中农大678和京农科728新品种已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该成果与应用基础研究和育种实践紧密结合,创建了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重大进展
14. 创制大豆油菜新品种,谱写产业谱新篇
15. 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16. 乡村振兴路上“领头牛”——华西牛
17. 自主培育白羽肉鸡肉鸭新品种,白羽肉禽“卡脖子”现象有效缓解
18. 耐高温的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
19. 解析园艺作物遗传密码,引领蔬菜基因组学发展
20. 我国实现橡胶树种源自主可控
21. 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并大规模应用
22. 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研发成功并应用
23. 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防治技术取得突破
24. 蔬菜基因组学研究利用国际领先
25. 自主基因编辑工具突破种业核心关键技术
26. “梨树模式”开出了保护利用黑土地“良方”
27. 构建“天空地”农业感知系统,服务国家粮食生产决策
28. 创建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体系,开拓未来农业发展新模式
29. 全球首艘10万吨级游弋式智慧养殖工船
30. 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