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分管理
强降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露田,促进水稻根系恢复生长活力,防止倒伏。一季稻移(抛)栽后,坚持薄水活棵、适时露田,促根系下扎、分蘖早发,分蘖盛期开始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返青难、分蘖慢的地块,适当延后排水晒田控蘖时期。对于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要多次排水露田通气,增加土壤含氧量,加快秸秆腐熟,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僵苗。
看苗补肥促苗
对移栽期迟、秧苗素质弱或僵苗田块,通过肥水调控或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苗情转化。活棵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对于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块,在分蘖肥施用后1周可根据苗情补施平衡肥。再生稻可根据受灾情况,比正常年份适当提早喷施促芽肥,在齐穗后10—15天施用,促进再生芽萌发。
强化灾害防控
开展病虫监测预警,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大水浸泡过的稻田易发白叶枯和纹枯病,退水后应及时防治;高温高湿条件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尤其是要加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监测,视情况及时防控。部分地区一季稻茬口提前,要注意防范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热害影响;抽穗时如遇持续超过35℃的高温,田间要保持深水层,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
及时补种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