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专注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涉农信息 » 正文

玉米秃尖缺粒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15
核心提示:玉米秃尖缺粒现象是怎样发生的?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
 玉米秃尖缺粒现象是怎样发生的?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子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

 

 (1)品种。当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超过了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易发生秃尖缺粒。

 (2)土壤。沙性土壤盐分较高,低洼易涝,耕作层过浅,蓄水保肥能力差,瘠薄的土壤,秃尖缺粒发生较重。

 (3)营养与肥水。施肥时,氮磷钾配合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尤其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

 4)气候。玉米生育中期连续干旱,造成多次卷叶,或开时遇高温干燥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影响了玉米雌雄穗的发育;或玉米散粉时阴雨连绵,影响了正常的开花授粉;或授粉时天气无风授粉不良,都可造成秃尖缺粒。

 (5)栽培管理。管理粗放,或种植密度过大。

 (6)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玉米各种叶斑病和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的发生,都可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致使玉 米生长不良。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现象?

 (1)种植优良的品种。

 (2)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要增施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 钾,尤其是防止田间缺少磷肥与硼肥;在水分供应上,要防止早害和涝害,玉米拔节后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以促进雌雄穗的发育。

 (4)加强栽培管理。一是要合理密植;二是要加强中耕除草、培土技术,尤其是拔节后培土,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三是采用大小垄种植技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适光条件;四是当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而影响正常授粉时,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5)防治病虫害。

 (6)剪短花丝。将花丝剪短,留1.5~2.0厘米就可以,以达到前短后长,互不影响的目的,有利于授粉,这样就可以减少秃尖和缺粒现象发生。


来源:种业商务网综合整理《玉米栽培与病虫草害防治》

 

 
 
[ 农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4-2016 版权所有 大农网 — 关注三农 [xn--fiqp7f96f612c.cn]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15-6886 电话:0539-8789776 邮箱:yihaojituancom@sina.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6976号


友情链接:  吉梵森工装服饰  上鹤茶业